当前位置: Bwin必赢国际官网 > Bwin学校新闻
2025/01/15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
中职和高职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推动二者衔接贯通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内容,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
金昌市在职教改革发展实践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通过组建教育联盟、分段培养、师资聘任改革、实训资源共享等方式系统推进改革,实现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职教一体化改革不是中高职学校围墙之内的课程或教学改革,而是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不同学段的职业学校,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创新,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工程。
2022年全市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要加快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吹响了我市职业教育改革的号角;甘肃省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强调,要发挥高职院校引领作用,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将贯通培养打造成职业教育培养拔尖技术人才的独特通道;金昌市教育大会的召开使得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目标更加明确。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市唯一的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中起到了“排头兵”作用。联合金昌市域内2所中职学校、2所企办技工学校,建立起“一校引领、两翼支撑、多点协同”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模式。与市理工中专在招生就业相互统筹、专业设置相互衔接、实训场地共建互用、教师队伍共育互聘、后勤资源相互调用等方面建立了良好机制。先后组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金昌市产教融合联盟会议,定期开展座谈交流。
同时,学院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任务目标,密切关注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举措动态,以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为抓手,深化“三教”改革,优化环境育人体系,着力推动市域内职业教育向着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方向发展。
还与2所中职学校签订“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协议,与32所中职学校签订“3+2”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协议,推动贯通培养取得新进展。制定了21项44条中高职一体化任务举措,提升推动工作任务的内驱动力。
“为扎实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我们学院与市理工中专等市域中职学校建立设施装备共享、学科专业共建、课程设置贯通、招生就业联动、技能人才共育、社会服务共担的机制,着力补齐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科研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短板,推动学院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学院党委书记安中海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引进好教师,也需要培养好教师。
今年1月5日,甘肃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班是落实人才强校工程、强化内部培养以激发人才潜力的有效途径,为学院高层次办学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积极与市理工中专、技师学院协调沟通,按照3所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和招生情况,对机电一体化、学前教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互聘为外聘兼职教师,真正实现师资队伍的共育共享,聘请2所学校专任教师补充学院紧缺师资。两年内冶金学院与市理工中专、技术学院2所学校进行专业教师互聘,师资交流达80多人次。学院还聘用企业兼职教师40余人,其中特聘“大国工匠”潘从明、全国技术能手柴国梁等客座教授12人。
学院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1人、省级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育对象3名,省级荣誉30余人次,发表论文800余篇,立项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建成省级协同创新基地、金昌市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4年10月24日至27日,以“技炫青春,能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能源动力与材料赛道(新材料智能生产与检测小组)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办。学院4位同学不畏强手、奋勇拼搏,斩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金奖。
2024年,学院组织38支参赛队伍、114名师生参加了2024年“中银杯”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2项;组织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转炉炼钢赛项,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组织参加省级学科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3人荣获2024年“中银杯”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这是学院实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学结合”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
近几年,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累计获奖130余项,教师参加省级技能大赛、省级教学能力比赛获奖40余项。将“1+X”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了“岗课赛证”融通。
2024年1月9日,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创新学院,联合市理工中专共同提供实训资源和场地,设立乡村振兴大讲堂,利用两校实训场地、设备和师资,专门用于社会培训,2024年乡村振兴创新学院对20名农村务工人员开展电工和焊工技能培训,顺利结业。
学院从专业发展角度制订楼宇使用规划,在2号实训楼与市理工中专共建智能制造实训车间,在市理工中专新建实训楼打造全省一流数智中心,以满足两所学校实习实训需求,服务地方技能人才培训,提升金昌市职业教育在全省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与市理工中专、永昌职专、金昌技师学院签订贯通培养协议,以“2+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导向,配备完善的设施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市理工中专2024年有250余人升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全市中职毕业生选择在学院就读人数达到453人。
Bwin必赢国际官网
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与金昌技师学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相互支持。随着学院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需求逐步扩大,两校合作举办各项活动日益频繁。近两年,两校在保育师、选矿工—浮选工、电工、钳工、汽车维修工、车工Bwin必赢国际官网、重冶湿法冶炼工—镍净化工、重冶火法冶炼工—闪速炉工等工种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3期,共1900余人次。
2024年10月9日,学院迎来了来自马来西亚柔佛教育基金学院的30名师生,参加为期10天的“中文+职业技能”电气技术专业领域培训,这是学院获得“中马青年职教培训项目”授权后的第一次培训。大家在相互了解中交流经验、切磋技艺,每个环节都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竞技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散发着技能人才独有的魅力。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办学实践,构建了样态多元、内涵丰富的长周期人才培养模式,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内涵、凸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度、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基础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优势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2024年11月12日,为期15天的甘肃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智能冶金技术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培训班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开班。通过系统的企业实践锻炼,使教师深入了解智能冶金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并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课堂,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2024年12月25日,学院与功夫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为金昌市高品质开发文旅项目、塑造金属元素IP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体系。牵头成立金昌市产教融合联盟、金昌国家级经开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教联合体及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搭建起坚实平台,在就业创业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院坚持地企共建、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全面推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模式,注重与驻金企业的合作交流,与金川集团共建5个实训基地及5条教学示范生产线,其中镍铜钴教学示范生产线年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在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亿镍实业、金泽川、恒信高分子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6个,并建成1个产教融合厂中校与1个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我是通过校招进入金川集团公司工作的,在大二第二学期到金川公司进行实习,这一经历让我得以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深入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现在在金川集团公司工作的2023届毕业生冯国强说。
2024届2850名毕业生中,在金川集团公司就业200余人,714名学生成功进入全国知名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就业Bwin必赢国际官网,占比33.79%。2025届学生通过校招进入金川集团公司实习的有298人,在金就业人数比例达到23.75%,为金昌市“2+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彰显出学院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强竞争力。
金川集团公司镍钴研究设计院主任、高级工程师、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艳表示:“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冶金学院重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基地,多年来与冶金学院在科研项目、学生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职业教育,成就梦想。站在新起点,学院有信心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浓墨重彩地书写职业教育示范答卷,打造职业教育“金昌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金昌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原标题:《从形式一体化走向内涵一体化——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综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