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Bwin必赢国际官网 > 就业分配
2024/09/23
Bwin必赢国际官网Bwin必赢国际官网Bwin必赢国际官网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持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增加16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作为高校积极的就业政策,频繁出现在各类政策文本、通知和报道中,创业如何带动就业、效果如何、怎样实施?笔者尝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向度,梳理高校创业带动就业的关系,提出高校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行动方向。高校的教育属性,决定了在高校中谈创业和就业,其逻辑起点必然是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或就业教育。首先,在历史逻辑上,我国的创业教育,发端于1997年清华大学开设创新与创业方向的课程,侧重讲授企业管理;孕育于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提出创新人才培养;勃兴于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确定创新与创业的双边关系,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应是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就业教育可追溯至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统招统分的毕业分配政策,高校按计划招生、毕业生按需要分配,学位等同于职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就业教育强调的是双向选择、供需对接、人岗匹配,主要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就业。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学位不再等同于职位,创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方式之一。可见,从历史向度看,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演进的必然产物,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历史轨迹。其次,在理论逻辑上,创业对就业具有正向的创造效应和倍增效应,也有反向挤出效应和不确定的溢出效应。直觉的认识是毕业生创办新企业,可创造新的岗位,除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外,还可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研究表明,每名创业者平均可带动5-6人就业,具有倍增效应,倍增效应在我国不同区域具有差异。然而,在市场总量不变甚至于递减的前提下,新创企业挤占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或直接将现有企业挤出市场,导致现有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或消失。一般而言,新创企业的内部结构相比较现有企业而言相对简单,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供给相对有限Bwin必赢国际官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多为机会型创业,对现有企业构成明显的竞争威胁,现有企业为面对新创企业的竞争,将进行产品、流程或工艺上的创新,进而创造新的岗位,也有可能因为技术的革新、智能化的提升而减少人力,导致岗位总量减少。显然,从理论向度上看,新创企业的数量与就业岗位总量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直觉的带动,与新创企业类型、市场总量、所处区域等因素相关。再次,在实践逻辑上,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陆续出台、毕业生创业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据《2021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由100提升至167.5,96.1%的大学生曾有过创业的想法和意愿、14%的大学生已经创业或正准备创业。然而,风险投资机构眼中的准备好的创业者仅有2.12%。实证研究发现,创业与就业呈U型关系,在创业初期(1-2年内),创业对就业具有较小规模的带动作用,在创业后期(8年后),创业对就业具有较大规模带动作用。而在创业中期,新创企业对现有企业的挤出效应更为明显,对就业有负向作用。现实中,新创企业的成功率非常低。数据显示,全球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20%,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省份是浙江,仅为4%,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决定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多发生在创业初期,且规模较小,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有限。可见,从实践向度上看,创业带动就业主要来源于少数创新含量高、存活时间长的新创企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且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实践中应倡导市场主体以创业带动就业。综上,高校的创业带动就业,应立足于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学生就业创业螺旋式上升。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合为学生就业的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与能力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就业创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扎根中国大地、艰苦奋斗、融入时代、融入祖国,树立正向的成才观、创业观与就业观。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化为学生就业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长、个性特点和职业选择,结合社会、企业、行业的现状、特点和需求,开展创新创业+专业+职业三融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沟通协调与合作的能力。三是创新创业实践外延为学生就业途径。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在实践中验证创意、完善创业项目,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校企联合孵化服务。四是将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为学生就业资源Bwin必赢国际官网。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作用,集聚社会各界就业创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提供场地和资金等支持。